《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》正在熱映。主題是漂泊,分離是影片的結果。
本片由李亙自編自導,是他的導演長片處女作。他把自己的生活作為素材,讓電影無限貼近生活,使得影片產生了強烈代入感。
每個在外漂泊的觀眾,對于這部電影總會有感同身受之處。
東京漂泊者群像
影片中的人物關系類似于《小偷家族》。一群沒有親屬關系的人,在東京的中華料理店打工,他們組成一個抱團的小集體。現實生活的冷酷,華人相互照應的溫暖,形成了影片冷暖交織的氛圍。
影片的顯著特點是人物故事線眾多,但是多而不散。
以李小李為核心,他在打工的料理店結識了代理店長管唯(齊溪 飾)、廚師老萬(陳永忠 飾)、幫廚趙青木(牛超 飾)等人。
他們都有著相對獨立的故事線,緊扣著漂泊的主題。在料理店打工的日子里,他們與李小李相識,構成了一組生動的東京漂泊人物群像。
在料理店的每個打工人都有孤獨無助的一面,這是漂泊者的常態。但是,李小李的到來讓大家的關系發生微妙的變化。
李小李初來乍到,日語不好、性格內向。原本料理店的工作人員都自認混得很卑微,有了李小李,他們多少有了點優越感。他們在幫助李小李適應環境的同時,相互之間也增進了解,真誠的李小李無形中消除了大家的隔閡。
店長管唯最初收留了找不到工作的李小李,當她做腫瘤手術時,輪到李小李來照顧她。投之以桃、報之以李,這是大都市中的人情暖光。
當親情成了牽掛,那友情則成了依靠。
《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》不是一部單純的留學生活記錄,而是細致入微地刻畫了異國漂泊者們的情感世界。從孤獨到互助,從憂傷到喜悅。漂泊者在國外努力生存,也在找尋著屬于自己的避風港。
李小李的成長是影片的隱性主題。從說話都害羞,到后來在街上大聲用日語招攬顧客,言談舉止和精神狀態都發生了明顯變化。一年自力更生的留學生活,讓一個大男孩變成了男子漢。
最初,大家都在幫助李小李。到后來,變成他在回饋每個人,這也是成長的一種體現。
導演的人生拍成電影
《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》是導演李亙以自己本科時期的交換生經歷創作而成。這段經歷短暫又難以忘懷,所以他很早就想把留學生活拍成電影。
雖然田壯壯沒有直接參與這部影片的創作,但是影片的鏡頭語言也能看到他的影子。回看田壯壯導演的《吳清源》《小城之春》,就會發現與《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》有異曲同工之妙,那種扎根于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是一脈相承的。
當然,這一切也是在導演創作的基礎上進行的,技術手段只是加持,屬于錦上添花。
影片中有一段新年夜KTV唱歌的戲份,管唯與老萬合唱《無言的結局》,那一句:“我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,臉上不會有淚滴。”就是片名出處。
導演對這首歌頗有感觸,就放進了影片中,成為點睛之筆。這場戲之后,李小李就要回國,這首歌也暗示著人物的別離。
《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》初始是導演寫給自己青春的故事,拍成電影之后,就成為了漂泊者共通的記憶和感受。
人生總會有離別,這樣才會讓相聚顯得可貴。

